發布于 2018-10-16 00:00:34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何泳 通訊員 包麗)記者近日從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組織召開的2018年世界標準日座談會上了解到,全市近年來累計參與研制了5413項國際國內標準,國際國內標準話語權明顯加強。
每年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今年ISO、IEC、ITU三大國際標準化組織共同確定世界標準日的主題為“國際標準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座談會上,賽西信息、國際海運集裝箱、吉陽智云、大疆創新、大族激光、比亞迪、華大基因、華訊方舟等公司代表分享了標準化工作經驗。據悉,我市“標準+”戰略逐步推進實施。出臺了《關于推進實施“標準+”戰略的指導意見》,編制了“標準+”戰略清單,初步形成了“標準+”工作體系,推動標準與經濟社會各個方面加快融合發展。
據了解,全市近年來累計參與研制了5413項國際國內標準,已有60多家國際國內標準組織工作機構落戶深圳, 200多位深圳專家在國際國內標準化組織擔任重要職務。
同時,地方標準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各部門積極參與地方標準的研制與實施,全市累計已經發布地方標準近500項,其中一批重要的地方標準對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保護環境、規范市場競爭秩序以及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市場自主制定標準迅速發展。各標準聯盟和社會團體發布團體、聯盟標準近400項,全市企業在全國平臺上自我聲明公開標準19000項,市場自主制定標準的數量和質量在全國均位居前列。
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取得新進展。2018年率先完成政府服務企業、公園管理與服務、城市礦產資源化循環經濟等全國標準化試點示范創建任務,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工作成果。
深圳市場和質量監管委主任鄺兵在會上明確了下一階段深圳標準改革創新思路:將大力開展“標準建設年”活動,推動標準化體制機制和載體的改革突破,成立“深圳標準促進會”,充分發揮團體標準的作用,加強食品等重點領域的標準建設。同時,加快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基地的建設,為企業搭建公共標準技術服務平臺,從政策扶持、技術服務以及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全力為企業發展提供高水平的標準技術支撐服務。